工学院教师分享《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融合案例
发布时间:2022-05-24 12:44: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Python是一门免费、开源、跨平台的高级动态编程语言,目前,Python已经在统计分析、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网络爬虫、系统运维等不同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思政案例一:团结合作才是正道(如图1)
图1 思政案例:团结思政元素
 
在软件开发领域,团结合作的最佳途径就是开源。在Python里,我们使用:由Microsoft研发并开源的Visual Studio Code作为IDE环境;由Python Software Foundation开源的Python解释器;由众多开源开发者贡献的各种开发包,包括matplotlib/numpy/scipyt/tensorflow等等。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软件开源运动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人类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全社会文明的进步。作为软件工作者,应该具备宽广的胸怀,乐于奉献,团结和服务于人民,决不能走闭门建设的错误道路。
 
课程思政案例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图2)
 
图2 思政案例:积累思政元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足够大的纸,对折多少次以后才能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进一步学习while循环,帮助一些学生建立起指数增长的概念,消除错误的“直觉和经验”。在思政层面上,帮助学生体会:不论起点高低,只要坚持努力,不断成长,假以时日,终有所成。

 
 
闽ICP备07005638号
Copyright © 云顶贵宾会3821(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招生热线:0591-83909908 / 83909902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葛岭学院路1号
邮编:3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