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与路由》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5-31 22:42:41
课程思政要求每一名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悟并接受“做人做事的道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网络深深地影响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已经成为每个人继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成长环境后的“第四成长环境”。在这样的网络大环境下,网络是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课程简介
网络互联与路由是网络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主流交换机和路由器为例,详细地介绍了交换机的配置基础、VLAN与trunking配置、生成树协议与端口安全、路由器配置基础、IP路由配置、广域网协议及其配置、访问列表与NAT配置、千兆校园网规划与配置实例等实用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并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
二、典型教学案例
案例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爱国情怀
2019 年是互联网诞生 50 周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 25 周年。但直到 1994 年 4 月 20 日,我国才通过一条 64K 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第 77 个被国际正式承认拥有全功能 Internet 的国家。二十五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飞速、成果斐然。全球访问量前 20 名的互联网网站中国占了 7 个,全球市值前 10 位的互联网企业中国占了 4 位。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8.54 亿,位居世界第一,光纤宽带用户比例世界第一;4G 商用网络全球覆盖最广;5G 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当前的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正向着网络强国迈进。通过中国互联网二十几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是立足实践、尊重实践的结果,教育学生在日常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同样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爱国情怀
案例二:彰显中国道路自信的华为5G技术
华为作为我国民族企业的骄傲,现在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着ICT产业跨越式发展。3GPP确定了华为主导的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 eMBB、大连接物联网 mMTC 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uRLLC,Polar 码暂时拿下的是 eMBB 场景。根据华为的实际测试,Polar 码可以同时满足超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场景需求,使现有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提升 10%,与毫米波结合达到 27Gbps 的速率,这一速率创下了中国标准。
彰显中国道路自信的华为5G技术
案例三:OSPF 协议。
OSPF 协议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各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因此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实际上就是全网的拓扑结构图。这个拓扑结构图在全网范围内是一致的,每一个路由器根据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使用路由算法构造出自己的路由表。通过这个知识点启发学生未来进入职场要有相互合作意识,必须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要有团队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他人协调一致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合作意识的人在职场生存很困难,这一点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三、结论
通过本课程教学设计实践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具有网络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具有网络设备搭建、维护的专业能力。
信息来源:工学院 郑翊/文、图 张鹤/编辑 曾越/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