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立鸿鹄之志,做新时代奋斗者。在成长路上,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诲人不倦,用渊博学识引导莘莘学子;他们立德树人,用自身行动践行党员职责;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些师德高尚、初心不变的党员教师,感受他们担当作为的榜样力量。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标杆。作为老师,他们温暖着每位学生,希望他们成长、成材,不断进步;作为党员,他们坚定信念,深刻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这些榜样力量将直抵心灵,化作奋进时代的强大动力。
施达雅:在教学方面,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无缝连接;精心设计线上教学资料,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把重复讲课转换成课前学习,还要将作业转换成课前或课堂活动。在教学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尝试,强调教学跟科研、生产、生活的关系,这样既能提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责任在肩,信念在心。她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在工作中,做好学生正能量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本色。

施达雅老师
黎文娟:助教,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在厦门工作过一年,目前主要教学课程是嵌入式系统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EDA、Linux程序设计。主持过一个院级课题,目前正在申请一个省中青和产学研项目,发表了一篇教改论文,带学生发表了一篇论文,带学生申请了一个国家级大创,带学生参加过致教杯、蓝桥杯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若爱,就深爱,若教,就全力以赴。作为一名教师,她一直严格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业务。在教学中,努力去工作,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黎文娟老师
高美春:热爱本职工作,关心集体,以校为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学习计算机新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近年来,在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响应学院的号召,做好教授课程的课程材料,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及教案,都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同时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上探寻教学改革新思路,尽量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深奥理论的教学内容。在讲课比赛方面:积极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优质课堂讲课比赛,并获得较好的名次。在带学生竞赛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蓝桥杯比赛,为组织蓝桥杯的校选贡献自己的力量。指导的学生在2019年和2020年的蓝桥杯比赛中均获得了较好的名次。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经典论述,用人格魅力铸就了“教师如烛、师德如光”的高尚师魂,她将不断奋进,继续谱写“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精美篇章。

高美春老师
陈丽娟:主要教授的是C语言、java等编程语言、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工作认真负责,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黑盾杯网络安全比赛、海峡信息赛等比赛,学生获得了蓝桥杯C语言组和java组二等奖等优秀成绩。积极申报科研和教改项目,主持过两项院级教学案例,两项中青年教师科技项目,参与省教改重大项目等。积极参加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取得了三等奖优秀成绩。
教诲如春风,春晖遍四方。陈丽娟老师表示,她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以身作则,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敬业爱生,为学校的发展进步和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丽娟老师
施键兰: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努力配合学院的各项安排。在本职工作之外,还带领学生参加蓝桥杯程序设计竞赛,喜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的好成绩。在课程建设方面,努力参与建立《数据结构》优质课程。
青春的岁月中留下了施老师耕耘的坚实脚步,学生成长的故事里有她和同学们共同拔节的声音。勤奋的耕耘,累累的硕果,面对取得可喜的成绩,她认为,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努力,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跃上新台阶。

施键兰老师
高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与全体教师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支撑起较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本学期主要是改变教学方式,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让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课堂上会针对学生线上测评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课后会找测评成绩较低的学生进行单独谈话了解其原因,做到真正的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从而更好地对不同的学生给予精准地学习建议与帮扶。
矢志教育,做人榜样;情系博爱,永做表率。高老师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发光发热,做好教书讲评,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了解。并对个别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将“立德树人”真正做到入心、入行、入脑。

高微老师
郑歆:于2020年9月加入福州工商学院这个大家庭,担任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一职。在职期间,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以学生为中心,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郑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不断地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投入课改实践,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充分注意落实素质教育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积极构建民主、开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同事们的好评、以及学生的赞誉。
郑歆老师
邢婷婷:在职期间认真工作,与同事相处和谐,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职期间主持两项省中青项目,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六项,其中五项省级、一项国家级,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获得国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物联网技术应用赛获省赛二等奖。
她深知,作为高校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识者;她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邢婷婷老师
黄文秀:在职期间认真工作,与同事相处和谐,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职期间主持省中青项目3项,主持质量工程“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持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团队”建设,主持《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一流课程建设,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2项,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获得国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
她,工作认真、热情饱满、勇于创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她政治思想觉悟高,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成绩突出。

黄文秀老师
梁娟: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地进行讲解,直到学生理解。
她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关心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持“学生为本、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主动性。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严格要求自我,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青年教师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梁娟老师
郑翊: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的德育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专业伦理、学术修养、工匠精神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他始终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健康发展,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作为一名教师,他不断学习,努力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

郑翊老师
兰胜坤: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由福州工商学院承办,兰胜坤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物联网的技能大赛。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在赛前兰老师会在工作之余自主地把竞赛中使用的仿真软件学会、学精,再抽出课余时间为学生培训。
为师者,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兰老师平时尽可能多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兰胜坤老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育事业领域,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先锋模范。这些都只是许许多多党员教师的缩影,工学院将继续大兴崇教之风,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把抓好学院党建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激励广大党员教师砥砺奋斗、开拓进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给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把青春升华在教育战线上,奏响不愧于时代、不愧于人民、不愧于青春的时代强音。
信息来源:工学院 黄文秀/文、图 张鹤/编辑 曾越/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