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教师云顶贵宾会3821课程思政心得分享
发布时间:2023-04-09 21:10:34
       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呼唤新型工业发展,新型工业发展需要大批新工科领域创新人才。因此,“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模式正确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保证学生成功创业就业的重要前提,改革和优化其课程建设、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学内容
 
西安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闫莉教授,从教师课堂创新存在的常见问题出发,通过解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背景和要求、分析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探析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分享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课堂创新的背景、方向、内容,提升教师课堂创新的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传统“工科”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式一般为:第一年通识教育学习、第二年一般基础知识学习、第三年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第四年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这种模式已不满足现今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在“新工科”一体化教学设计中,要从企业需求的角度调整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将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地位,统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并且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力度,充分发挥产教“深度融合”项目的标杆效应和引领示范作用,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明确市场需求导向,才能构建起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闽ICP备07005638号
Copyright © 云顶贵宾会3821(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招生热线:0591-83909908 / 83909902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葛岭学院路1号
邮编:350715